多站重量法气体蒸气吸附仪
Dynamic Vapor/Gas Sorption Analyzer
型号:BSD-DVS常压动态
◆ 8分析位,恒压吸附动力学分析
◆ 全自动循环吸附寿命评价
◆ 动态重量法蒸气吸附脱附等温线(DVS);
◆ 动态重量法程序升温还原(TPR);
◆ 动态重量法蒸气等压吸附脱附速率(DVS);
◆ 动态重量法气体吸附脱附等温线(DGS);
◆ 动态重量法多组分竞争性吸附评价;
◆ 动态重量法气体等压吸附脱附速率(DGS);
◆ 可升级进行腐蚀性蒸气、气体的吸附(如SO2,H2S,NH3等)
◆ 动态重量法程序升温脱附(TPD);
◆ 真空脱气热重报告
◆ 吸附脱附等温线
◆ 吸附附脱附速度
测试功能 |
吸附脱附等温线、吸附动力学等吸附性能测试 |
恒压吸附动力学 |
恒压吸附动力学分析(恒压吸附脱附速率) |
分析位数量 |
可选4个或8个分析位; 多分析位同时分析,针对重量法恒压吸附速率慢、吸附测试效率低的特性,大幅提高测试效率,加快科研进度; 多分析位完全一致的分析环境,可获知同批次材料的细微吸附性能差异; |
微量天平 分辨率/量程 |
原装进口工业微量天平,1ug/5000mg(0.1ug/500mg可选); 相比同类产品量程提高2-5倍,拓宽装样量范围,增加取样代表性,提高准确度; |
测试气体种类 |
水蒸气、有机蒸气,以及CO2、烷烯烃等各种非腐蚀性气体; |
是否可选配NH3,SO2等 腐蚀性气体吸附质 |
是 |
全自动循环吸附测试 (推荐配置) |
全自动恒压变温吸脱附 全自动恒温变压吸脱附 全自动变温变压吸脱附 全自动循环吸附脱附寿命评价 |
脱气炉与恒温浴切换方式 (推荐配置) |
全自动切换 特别针对全自动循环吸附寿命评价 |
吸附测试温度 |
恒温浴,-5℃~150℃,精度±0.1℃; |
蒸气防冷凝 |
气路系统全恒温,室温~60℃,精度0.1℃; |
蒸气产生方式 |
“载气混合”流动法 |
蒸气“湿度/分压”控制范围 |
2%~98% P/P0 ,更低P/P0 可选配
|
试剂管液体试剂容量 |
120ml 具有试剂饱和冷凝回收专利技术,提高试剂利用率,降低试剂消耗量
|
脱气活化预处理 |
常压吹扫脱气 室温~300℃,精度±0.1℃;
|
可视化程序升温脱气 |
32段程序升温,防样品飞扬; 实时可视样品恒重过程,准确判断样品是否脱气完全; |
浮力校正 |
模式一:浮力计算模式(默认); 模式二:空白位浮力背景扣除模式; 模式三:背景扣除曲线模式; |
空白位同步测试 |
支持空白位作为背景和浮力扣除同步测试; 消除系统误差,大幅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; |
质量流量控制器 |
进口高精度质量流量控制器MFC 实现精确气体、蒸气浓度控制
|
关键指标
|
重量法
|
容量法
|
定量方式
|
通过称量吸附前后的重量变化来确定吸附量,简称“重量法”。 |
通过一定容积内吸附前后的压力变化,根据“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”计算得到吸附量,简称“容量法”或“体积法”。 |
核心定量部件
|
微量天平 重量传感器的精度通常比压力传感器的精度高1-2个数量级。 |
压力传感器 千分之一的读数精度是压力传感器的最高精度,但相对微量天平的读数精度较低。 |
主要吸附质种类
|
有机蒸气、水蒸气、气体。 定量方式不依赖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,只依赖于重量变化,故不仅可以测试气体吸附,更在蒸气类吸附质方面具有了先天性优势。 |
气体 由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蒸气的定量范围窄,误差较大,所以容量法只适合进行气体定量,对与理想气体相差较大的蒸气,其定量误差较大。 |
吸附动力学分析
|
可以 可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,可进行气体、蒸气的吸附动力学分析、水活度分析等。 |
不可以 由于是根据吸附前后压力变化来定量,所以无法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,无法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,只能给出变压吸附速度曲线。 |
脱气预处理
|
可以获得脱气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、重量、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“热重”曲线,可准确获知样品是否恒重,从而得知是否处理“干净”。 |
只能根据经验设定一定的脱气时间,具体样品是否脱气“干净”,无法获知。(一般采取在允许条件下的尽量增长脱气时间,采用降低效率的方式来保证脱气效果。) |
是否测试温区分布
|
否 直接称重,定量与温度区域无关,误差因素小。 |
是 由于需要知道各个温区内的“剩余”气体量后才能知道样品的吸附量,所以需测试温区分布,具有较多误差引入源。 |
重量法蒸气吸附仪器中“真空法”与“动态法”区别:
关键指标
|
真空法
|
动态法
|
方法简介
|
将吸附剂样品处在真空环境中,让吸附质蒸气挥发进入该真空系统并控制在指定分压P/P0下,连续获取时间-重量的数据,直至吸附平衡; 此过程中,样品先是处在真空环境中,吸附质蒸气不是流动的,是“静态”的被吸附的,故也叫“静态法”或“真空法”蒸气吸附。 真空重量法,是理想的物理吸附分析方法,功能强。无需载气,无载气对吸附过程影响的因素。数据可靠度高,是研究级分析仪器;该方法较“动态法”出现较晚,技术要求点高。 |
将吸附剂样品处在有流动载气平衡的常压环境中,使载气和吸附质蒸气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,连续获取时间-重量的数据,直至吸附平衡; 此过程中,吸附质蒸气是“动态”流动的,所以叫“动态法”蒸汽吸附。 动态重量法,应用较早,由早期研究人员自建的“天平+恒温恒湿箱”的方式发展而来,可以较简单的方式获得重量法蒸气吸附数据,由于仪器无需真空系统,仪器构造简单,成为了早期蒸气吸附行业常用方法,并被沿用至今。 |
样品预处理
|
“真空脱气”方式,效率高 通过“加热、抽真空”的方式去除待测样品表面的水分、空气等“杂质”气体;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“脱气”; 由于可以加热真空脱气,对于吸附能力强的样品,如微孔材料、分子筛、活性炭等大比表面样品,处理效果优秀,预处理温度可以高达400℃,处理完样品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; 样品表面处理“干净”,是正确的测试数据的基础。 |
“常压吹扫”方式,效率低 通过“加热、并让干燥载气吹过待测样品”的方式对样品进行预处理,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“吹扫”; 通过载气吹扫的方式的方式预处理样品;预处理温度最高在200℃附近,对于微孔中水分等气体杂质难以去除; 若采用真空烘箱烘干的辅助方式,由于不具有防抽飞方式,易使样品飞扬;且处理后装样时,样品再次接触空气,处理效果降低。 样品预处理不“干净”,正确的测试结果则没有保证。 |
进蒸气方式
|
样品经过加热真空脱气后,样品室处于真空环境中,蒸气吸附质由试剂管中的液态,蒸发至样品室变为蒸气,被样品吸附;P/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蒸汽压力的方式来实现。 该方式分压控制精确度高(误差小于0.1%),分压控制范围宽(0~99%); |
样品处于常压环境,载气携带蒸气吸附质动态流过样品,被样品吸附;P/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载气和蒸气的比例来实现。 该方式分压控制精度相对低(误差1%),分压控制范围窄(2~90%); |
多站重量法气体蒸气吸附仪
Dynamic Vapor/Gas Sorption Analyzer
型号:BSD-DVS常压动态
分类:动力学(重量法)-气体/蒸气
◆ 8分析位,恒压吸附动力学分析
◆ 全自动循环吸附寿命评价
主要功能
◆ 动态重量法蒸气吸附脱附等温线(DVS);
◆ 动态重量法程序升温还原(TPR);
◆ 动态重量法蒸气等压吸附脱附速率(DVS);
◆ 动态重量法气体吸附脱附等温线(DGS);
◆ 动态重量法多组分竞争性吸附评价;
◆ 动态重量法气体等压吸附脱附速率(DGS);
◆ 可升级进行腐蚀性蒸气、气体的吸附(如SO2,H2S,NH3等)
◆ 动态重量法程序升温脱附(TPD);
报告内容
◆ 真空脱气热重报告
◆ 吸附脱附等温线
◆ 吸附附脱附速度
性能参数
测试功能 |
吸附脱附等温线、吸附动力学等吸附性能测试 |
恒压吸附动力学 |
恒压吸附动力学分析(恒压吸附脱附速率) |
分析位数量 |
可选4个或8个分析位; 多分析位同时分析,针对重量法恒压吸附速率慢、吸附测试效率低的特性,大幅提高测试效率,加快科研进度; 多分析位完全一致的分析环境,可获知同批次材料的细微吸附性能差异; |
微量天平 分辨率/量程 |
原装进口工业微量天平,1ug/5000mg(0.1ug/500mg可选); 相比同类产品量程提高2-5倍,拓宽装样量范围,增加取样代表性,提高准确度; |
测试气体种类 |
水蒸气、有机蒸气,以及CO2、烷烯烃等各种非腐蚀性气体; |
是否可选配NH3,SO2等 腐蚀性气体吸附质 |
是 |
全自动循环吸附测试 (推荐配置) |
全自动恒压变温吸脱附 全自动恒温变压吸脱附 全自动变温变压吸脱附 全自动循环吸附脱附寿命评价 |
脱气炉与恒温浴切换方式 (推荐配置) |
全自动切换 特别针对全自动循环吸附寿命评价 |
吸附测试温度 |
恒温浴,-5℃~150℃,精度±0.1℃; |
蒸气防冷凝 |
气路系统全恒温,室温~60℃,精度0.1℃; |
蒸气产生方式 |
“载气混合”流动法 |
蒸气“湿度/分压”控制范围 |
2%~98% P/P0 ,更低P/P0 可选配
|
试剂管液体试剂容量 |
120ml 具有试剂饱和冷凝回收专利技术,提高试剂利用率,降低试剂消耗量
|
脱气活化预处理 |
常压吹扫脱气 室温~300℃,精度±0.1℃;
|
可视化程序升温脱气 |
32段程序升温,防样品飞扬; 实时可视样品恒重过程,准确判断样品是否脱气完全; |
浮力校正 |
模式一:浮力计算模式(默认); 模式二:空白位浮力背景扣除模式; 模式三:背景扣除曲线模式; |
空白位同步测试 |
支持空白位作为背景和浮力扣除同步测试; 消除系统误差,大幅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; |
质量流量控制器 |
进口高精度质量流量控制器MFC 实现精确气体、蒸气浓度控制
|
测试报告
核心专利
测试方法区别
关键指标
|
重量法
|
容量法
|
定量方式
|
通过称量吸附前后的重量变化来确定吸附量,简称“重量法”。 |
通过一定容积内吸附前后的压力变化,根据“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”计算得到吸附量,简称“容量法”或“体积法”。 |
核心定量部件
|
微量天平 重量传感器的精度通常比压力传感器的精度高1-2个数量级。 |
压力传感器 千分之一的读数精度是压力传感器的最高精度,但相对微量天平的读数精度较低。 |
主要吸附质种类
|
有机蒸气、水蒸气、气体。 定量方式不依赖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,只依赖于重量变化,故不仅可以测试气体吸附,更在蒸气类吸附质方面具有了先天性优势。 |
气体 由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蒸气的定量范围窄,误差较大,所以容量法只适合进行气体定量,对与理想气体相差较大的蒸气,其定量误差较大。 |
吸附动力学分析
|
可以 可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,可进行气体、蒸气的吸附动力学分析、水活度分析等。 |
不可以 由于是根据吸附前后压力变化来定量,所以无法得到等压吸附速度数据,无法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,只能给出变压吸附速度曲线。 |
脱气预处理
|
可以获得脱气预处理过程中的温度、重量、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的“热重”曲线,可准确获知样品是否恒重,从而得知是否处理“干净”。 |
只能根据经验设定一定的脱气时间,具体样品是否脱气“干净”,无法获知。(一般采取在允许条件下的尽量增长脱气时间,采用降低效率的方式来保证脱气效果。) |
是否测试温区分布
|
否 直接称重,定量与温度区域无关,误差因素小。 |
是 由于需要知道各个温区内的“剩余”气体量后才能知道样品的吸附量,所以需测试温区分布,具有较多误差引入源。 |
重量法蒸气吸附仪器中“真空法”与“动态法”区别:
关键指标
|
真空法
|
动态法
|
方法简介
|
将吸附剂样品处在真空环境中,让吸附质蒸气挥发进入该真空系统并控制在指定分压P/P0下,连续获取时间-重量的数据,直至吸附平衡; 此过程中,样品先是处在真空环境中,吸附质蒸气不是流动的,是“静态”的被吸附的,故也叫“静态法”或“真空法”蒸气吸附。 真空重量法,是理想的物理吸附分析方法,功能强。无需载气,无载气对吸附过程影响的因素。数据可靠度高,是研究级分析仪器;该方法较“动态法”出现较晚,技术要求点高。 |
将吸附剂样品处在有流动载气平衡的常压环境中,使载气和吸附质蒸气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,连续获取时间-重量的数据,直至吸附平衡; 此过程中,吸附质蒸气是“动态”流动的,所以叫“动态法”蒸汽吸附。 动态重量法,应用较早,由早期研究人员自建的“天平+恒温恒湿箱”的方式发展而来,可以较简单的方式获得重量法蒸气吸附数据,由于仪器无需真空系统,仪器构造简单,成为了早期蒸气吸附行业常用方法,并被沿用至今。 |
样品预处理
|
“真空脱气”方式,效率高 通过“加热、抽真空”的方式去除待测样品表面的水分、空气等“杂质”气体;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“脱气”; 由于可以加热真空脱气,对于吸附能力强的样品,如微孔材料、分子筛、活性炭等大比表面样品,处理效果优秀,预处理温度可以高达400℃,处理完样品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; 样品表面处理“干净”,是正确的测试数据的基础。 |
“常压吹扫”方式,效率低 通过“加热、并让干燥载气吹过待测样品”的方式对样品进行预处理,这种预处理方式叫做“吹扫”; 通过载气吹扫的方式的方式预处理样品;预处理温度最高在200℃附近,对于微孔中水分等气体杂质难以去除; 若采用真空烘箱烘干的辅助方式,由于不具有防抽飞方式,易使样品飞扬;且处理后装样时,样品再次接触空气,处理效果降低。 样品预处理不“干净”,正确的测试结果则没有保证。 |
进蒸气方式
|
样品经过加热真空脱气后,样品室处于真空环境中,蒸气吸附质由试剂管中的液态,蒸发至样品室变为蒸气,被样品吸附;P/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蒸汽压力的方式来实现。 该方式分压控制精确度高(误差小于0.1%),分压控制范围宽(0~99%); |
样品处于常压环境,载气携带蒸气吸附质动态流过样品,被样品吸附;P/P0分压控制通过控制载气和蒸气的比例来实现。 该方式分压控制精度相对低(误差1%),分压控制范围窄(2~90%); |
典型客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