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分析测试中心>

【JACS】Cu4I4-三氮唑MOF的表面化学调控用于四元C3混合物一步纯化C3H6

【JACS】Cu4I4-三氮唑MOF的表面化学调控用于四元C3混合物一步纯化C3H6

发布日期:2024-11-08 来源:贝士德仪器

文章简介

C3H6是许多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将其与其他C3碳氢化合物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。在此,暨南大学李丹和陆伟刚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水解稳定的Cu4I4-三氮唑MOF(JNU-9-CH3),其一维通道分别由Cu4I4簇和三氮唑盐连接物中的碘原子和氮原子装饰。暴露的碘和氮原子允许C3碳氢化合物的协同结合,原位单晶晶体学和拉曼光谱研究证明了这一点。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和C3H8的结合亲和力明显强于C3H6。穿透实验证实了其在不同比例和流速下直接从C3H4/CH2=C=CH2/C3H8/C3H6混合物中分离C3H6(≥99.99%)的能力。总之,我们展示了C3碳氢化合物在Cu4I4-三氮唑MOF中的协同结合,以及它从四元C3混合物中高效地纯化C3H6。该研究强调了具有金属碘化物簇的MOF吸附剂在协同结合和碳氢化合物分离方面的潜力。

背景介绍

丙烷(C3H8)蒸汽裂解每年可生产丙烯(C3H6)1.3亿吨以上。在此过程中得到的C3H6通常含有一些丙炔(C3H4)、丙二烯(CH2=C=CH2)和丙烷(C3H8)。高纯度C3H6(≥99.5%)对于制造包括聚丙烯在内的聚合物产品至关重要。目前从C3混合物中分离C3H6的工业做法是:首先,以贵金属为催化剂,在高温高压下,通过选择性加氢还原C3H4和CH2=C=CH2,然后通过低温蒸馏脱除C3H8,这一过程是能源密集和昂贵的,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因此,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代方法,以高效、经济的方式同时从C3H6中去除C3H4、CH2=C=CH2和C3H8

图文解析

本文策略

要点:本文通过在MOF中嵌入非极性或低极性官能团,可以通过多个弱超分子相互作用优先吸附C3H8而不是C3H6,实现C3H6/C3H8反转吸附,然后在极性和非极性官能团的协同作用下可从四元C3混合物中一步纯化C3H6

晶体结构

要点:4个Cu1原子被4个碘原子桥接形成Cu4I4立方四聚体作为二级构建单元(SBUs),其中每个Cu1由3个碘原子和1个氮原子从dmtrz-/detrz-连接体中四面体配位。Cu2是一种双配位单金属节点,通过三氮唑氮原子桥接两个dmtrz-/detrz-连接体(图1a)。JNU-9-CH3沿晶体学b轴具有一维(1D)通道,尺寸约为7.8 Å×12.5 Å(图1b),JNU-9-CH3的空间填充模型显示高密度的碘和氮原子很容易暴露在通道表面(图1c)。相反,用乙基(−CH2CH3)取代甲基(−CH3)使JNU-9-CH2CH3沿晶体b轴的孔径减小到3.1 Å×12.2 Å,从JNU-9-CH2CH3的空间填充模型可以看出,乙基占据空间的显著增加限制了碘原子的可及性。

静态吸附曲线

要点:JNU-9-CH3和JNU-9-CH2CH3表现为典型的I型等温线,BET表面积分别为716和495 m2/g。在77 K和1 bar条件下,JNU-9-CH3和JNU-9-CH2CH3的饱和N2吸附量分别为208和134 cm3/g(图2a)。采用NLDFT方法计算了JNU-9-CH3和JNU-9-CH2CH3的孔径分布,分别约为9.5 Å和7.0 Å(图2b)。单组份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和C3H8的结合能力比C3H6强得多,可以同时捕获C3H4、CH2=C=CH2和C3H8与C3H6的混合物。而JNU-9-CH2CH3对C3H4和CH2=C=CH2的结合能力强于对C3H6和C3H8的结合能力,对C3H6和C3H8的结合能力无明显差异(图2c)。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、C3H8和C3H6的Qst分别为−34.6、−31.9、−31.1和−27.4 kJ/mol,JNU-9-CH2CH3对C3H4、CH2=C=CH2、C3H8和C3H6的Qst分别为−26.4、−25.1、−20.6和−21.2 kJ/mol,均与吸附等温线结果一致(图2d)。

理论计算

要点:IGMH分析结果显示,C3碳氢化合物与Cu4I4簇的碘原子以及三氮唑盐连接体的氮原子之间观察到绿色等面,表示vdW相互作用。比较gas@JNU-9-CH3和gas@JNU-9-CH2CH3的绿色等面,可以明显看出乙基在空间上阻断了C3烃对碘原子的接近,导致C3烃与Cu4I4簇的碘原子之间的电子密度重叠减少(图3a-h)。表明Cu4I4簇在与C3H8或C3H6相互作用中的贡献明显减弱(图3i−1)。进一步的相互作用分析证实,所有4种C3烃都与gas@JNU-9-CH3中Cu4I4簇的碘原子相互作用,其C−H··I的距离在2.40~4.01 Å之间,同时与三氮唑盐连接体的氮原子相互作用,其C−H··N的距离在3.00 ~ 3.61 Å之间(图3m ~ p)。这些结果证实,Cu4I4簇中可接近的碘原子的大尺寸和极化性在区分C3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。

穿透实验分析

要点:图4a,b分别为JNU-9-CH3和JNU-9-CH2CH3对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25/25/25/25)混合物的穿透曲线图,对于JNU-9-CH2CH3,C3H6和C3H8几乎同时在约38 min/g时穿过色谱柱,表明其无法有效分离这两种气体;对于JNU-9-CH3,C3H6在31.4 min/g时被洗脱,而CH2=C=CH2、C3H4和C3H8分别在33.0、33.42和33.65 min/g时才被洗脱。在31.4 ~ 33.0 min/g的时间间隔内,可以收集到约102.7 mmol/L的高纯度C3H6(≥99.99%)。JNU-9-CH3在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5:5:5:85)混合物中也可收集到较高纯度的C3H6(≥99.99%),约为500.9 mmol/L(图4c),且在不同流速下也可获得高纯度的C3H6(图4d)。为符合现实工业场景,JNU-9-CH3上对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0.5:0.5:49:50)混合物进行了穿透实验,C3H6也从其他C3中完全分离出来,在36.7 ~ 39.1 min/g的时间间隔内,可收集到约320 mmol/L高纯度C3H6(≥99.99%)(图4e)。此外,在湿度为70%的条件下,穿透性能基本不变,表明JNU-9-CH3具有较好的水解稳定性(图4f)。

结论与展望

本文报道了一种水解稳定的Cu4I4-三氮唑盐MOF(JNU-9-CH3),其具有高密度且易于接近的碘和氮原子装饰的1D通道,允许C3碳氢化合物的协同结合,并允许从四元C3混合物中一步分离C3H6。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证实了C3烃的协同结合机理。穿透实验首次证明了从不同配比的四元C3混合物中直接分离出高纯度(≥99.99%)的C3H6。利用金属-碘化物簇代替常用的金属-氧簇来构建MOF吸附剂,提出了一种新的主-客体协同识别方法及其在烃类分离中的应用。
文章链接
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4c08530

贝士德 吸附表征 全系列测试方案

图片

测样、送检咨询:杨老师

138 1051 2843(同微信)

【JACS】Cu4I4-三氮唑MOF的表面化学调控用于四元C3混合物一步纯化C3H6

发布日期:2024-11-08 来源:贝士德仪器

文章简介

C3H6是许多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将其与其他C3碳氢化合物分离是一项重大挑战。在此,暨南大学李丹和陆伟刚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水解稳定的Cu4I4-三氮唑MOF(JNU-9-CH3),其一维通道分别由Cu4I4簇和三氮唑盐连接物中的碘原子和氮原子装饰。暴露的碘和氮原子允许C3碳氢化合物的协同结合,原位单晶晶体学和拉曼光谱研究证明了这一点。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和C3H8的结合亲和力明显强于C3H6。穿透实验证实了其在不同比例和流速下直接从C3H4/CH2=C=CH2/C3H8/C3H6混合物中分离C3H6(≥99.99%)的能力。总之,我们展示了C3碳氢化合物在Cu4I4-三氮唑MOF中的协同结合,以及它从四元C3混合物中高效地纯化C3H6。该研究强调了具有金属碘化物簇的MOF吸附剂在协同结合和碳氢化合物分离方面的潜力。

背景介绍

丙烷(C3H8)蒸汽裂解每年可生产丙烯(C3H6)1.3亿吨以上。在此过程中得到的C3H6通常含有一些丙炔(C3H4)、丙二烯(CH2=C=CH2)和丙烷(C3H8)。高纯度C3H6(≥99.5%)对于制造包括聚丙烯在内的聚合物产品至关重要。目前从C3混合物中分离C3H6的工业做法是:首先,以贵金属为催化剂,在高温高压下,通过选择性加氢还原C3H4和CH2=C=CH2,然后通过低温蒸馏脱除C3H8,这一过程是能源密集和昂贵的,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因此,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代方法,以高效、经济的方式同时从C3H6中去除C3H4、CH2=C=CH2和C3H8

图文解析

本文策略

要点:本文通过在MOF中嵌入非极性或低极性官能团,可以通过多个弱超分子相互作用优先吸附C3H8而不是C3H6,实现C3H6/C3H8反转吸附,然后在极性和非极性官能团的协同作用下可从四元C3混合物中一步纯化C3H6

晶体结构

要点:4个Cu1原子被4个碘原子桥接形成Cu4I4立方四聚体作为二级构建单元(SBUs),其中每个Cu1由3个碘原子和1个氮原子从dmtrz-/detrz-连接体中四面体配位。Cu2是一种双配位单金属节点,通过三氮唑氮原子桥接两个dmtrz-/detrz-连接体(图1a)。JNU-9-CH3沿晶体学b轴具有一维(1D)通道,尺寸约为7.8 Å×12.5 Å(图1b),JNU-9-CH3的空间填充模型显示高密度的碘和氮原子很容易暴露在通道表面(图1c)。相反,用乙基(−CH2CH3)取代甲基(−CH3)使JNU-9-CH2CH3沿晶体b轴的孔径减小到3.1 Å×12.2 Å,从JNU-9-CH2CH3的空间填充模型可以看出,乙基占据空间的显著增加限制了碘原子的可及性。

静态吸附曲线

要点:JNU-9-CH3和JNU-9-CH2CH3表现为典型的I型等温线,BET表面积分别为716和495 m2/g。在77 K和1 bar条件下,JNU-9-CH3和JNU-9-CH2CH3的饱和N2吸附量分别为208和134 cm3/g(图2a)。采用NLDFT方法计算了JNU-9-CH3和JNU-9-CH2CH3的孔径分布,分别约为9.5 Å和7.0 Å(图2b)。单组份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和C3H8的结合能力比C3H6强得多,可以同时捕获C3H4、CH2=C=CH2和C3H8与C3H6的混合物。而JNU-9-CH2CH3对C3H4和CH2=C=CH2的结合能力强于对C3H6和C3H8的结合能力,对C3H6和C3H8的结合能力无明显差异(图2c)。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结果表明,JNU-9-CH3对C3H4、CH2=C=CH2、C3H8和C3H6的Qst分别为−34.6、−31.9、−31.1和−27.4 kJ/mol,JNU-9-CH2CH3对C3H4、CH2=C=CH2、C3H8和C3H6的Qst分别为−26.4、−25.1、−20.6和−21.2 kJ/mol,均与吸附等温线结果一致(图2d)。

理论计算

要点:IGMH分析结果显示,C3碳氢化合物与Cu4I4簇的碘原子以及三氮唑盐连接体的氮原子之间观察到绿色等面,表示vdW相互作用。比较gas@JNU-9-CH3和gas@JNU-9-CH2CH3的绿色等面,可以明显看出乙基在空间上阻断了C3烃对碘原子的接近,导致C3烃与Cu4I4簇的碘原子之间的电子密度重叠减少(图3a-h)。表明Cu4I4簇在与C3H8或C3H6相互作用中的贡献明显减弱(图3i−1)。进一步的相互作用分析证实,所有4种C3烃都与gas@JNU-9-CH3中Cu4I4簇的碘原子相互作用,其C−H··I的距离在2.40~4.01 Å之间,同时与三氮唑盐连接体的氮原子相互作用,其C−H··N的距离在3.00 ~ 3.61 Å之间(图3m ~ p)。这些结果证实,Cu4I4簇中可接近的碘原子的大尺寸和极化性在区分C3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。

穿透实验分析

要点:图4a,b分别为JNU-9-CH3和JNU-9-CH2CH3对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25/25/25/25)混合物的穿透曲线图,对于JNU-9-CH2CH3,C3H6和C3H8几乎同时在约38 min/g时穿过色谱柱,表明其无法有效分离这两种气体;对于JNU-9-CH3,C3H6在31.4 min/g时被洗脱,而CH2=C=CH2、C3H4和C3H8分别在33.0、33.42和33.65 min/g时才被洗脱。在31.4 ~ 33.0 min/g的时间间隔内,可以收集到约102.7 mmol/L的高纯度C3H6(≥99.99%)。JNU-9-CH3在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5:5:5:85)混合物中也可收集到较高纯度的C3H6(≥99.99%),约为500.9 mmol/L(图4c),且在不同流速下也可获得高纯度的C3H6(图4d)。为符合现实工业场景,JNU-9-CH3上对C3H4/CH2=C=CH2/C3H8/C3H6(0.5:0.5:49:50)混合物进行了穿透实验,C3H6也从其他C3中完全分离出来,在36.7 ~ 39.1 min/g的时间间隔内,可收集到约320 mmol/L高纯度C3H6(≥99.99%)(图4e)。此外,在湿度为70%的条件下,穿透性能基本不变,表明JNU-9-CH3具有较好的水解稳定性(图4f)。

结论与展望

本文报道了一种水解稳定的Cu4I4-三氮唑盐MOF(JNU-9-CH3),其具有高密度且易于接近的碘和氮原子装饰的1D通道,允许C3碳氢化合物的协同结合,并允许从四元C3混合物中一步分离C3H6。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证实了C3烃的协同结合机理。穿透实验首次证明了从不同配比的四元C3混合物中直接分离出高纯度(≥99.99%)的C3H6。利用金属-碘化物簇代替常用的金属-氧簇来构建MOF吸附剂,提出了一种新的主-客体协同识别方法及其在烃类分离中的应用。
文章链接
https://doi.org/10.1021/jacs.4c08530

贝士德 吸附表征 全系列测试方案

图片

测样、送检咨询:杨老师

138 1051 2843(同微信)